1. 茶葉殺青機規(guī)格型號
一次能炒90-150斤左右
炒茶機是指將原料鮮茶葉按照不同的方法,和工序加工成各類成品茶的機械設備。包括殺青機、萎凋設備、揉捻機、解塊機和篩分裝置、發(fā)酵設備(發(fā)酸室或發(fā)酵車)、干燥機等。
2. 茶葉殺青機規(guī)格型號參數
殺青工序通過高溫,破壞鮮葉中酶的活性,制止鮮葉中多酚類物質氧化,以防止葉子變紅;同時蒸發(fā)葉內部分水分,使葉子變軟,為揉捻造形創(chuàng)造條件;隨著水分的蒸發(fā),鮮葉中有青草氣的低沸點芳香物質揮發(fā)消失,從而使茶葉香氣得到改善。除特種茶外,該過程均在殺青機中進行,為達到以上目的,要求在殺青過程中在制品升溫快,殺青要勻透,不產生紅梗紅葉,不產生煙焦葉。由于殺青機種類不同,其殺青效果不一樣,因此制茶品質也不盡相同。殺青機械主要有鍋式、滾筒式、槽式和滾槽式四大類。除特種茶外,殺青一般在殺青機中進行。影響殺青質量的因素有殺青溫度、投葉量、殺青機種類、時間、殺青方式等,它們是一個整體,互相牽連制約。
1、手工殺青:手工殺青就是鍋式殺青機,基本結構由炒葉鍋、炒葉腔、炒手裝置、傳動機械和爐肚部分組成。鍋式殺青機的優(yōu)點是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出葉快,殺青效果良好,而且價格較低;但不能連續(xù)作業(yè),易焦邊葉,出葉不干凈,在出葉時需要人員操作。
鍋式殺青機要注意以下幾點:① 鮮葉倒入殺青鍋后,應立即加蓋悶殺二分鐘左右,待水汽向鍋口大量溢出時,即可揭蓋讓其揚抖殺青至完成,這樣可迅速提高葉溫,不易產生紅梗紅葉;②炒手要靈活,出葉板要上下活動,避免出口不清,產生煙焦茶,殺青鍋每天要清洗;③根據制茶工藝要求,鍋溫必須先高后低,這樣既可減少紅梗紅葉,又可避免煙焦,易殺透、殺勻,從而取得符合要求的殺青葉。鍋式殺青應掌握“抖燜結合,多抖少燜”的原則。抖殺使葉子揚高,以利于水分散發(fā),防止葉色變黃。燜殺加蓋不揚葉,使蒸汽在葉內作短時間的停留,避免形成紅梗、紅葉。一般鍋式殺青時間為5—10分鐘。殺青時間的長短與鍋溫和投葉量有關,操作中要掌握“嫩葉老殺,老葉嫩殺”的原則。
2、滾筒式殺青機殺青:
滾筒類殺青機基本結構就是由筒體、爐腔、機架和傳動機構組成,多為機灶一體。滾筒式殺青機的型號以筒體直徑為主要參數加以區(qū)別。其操作方便、勞動強度小、工效高,能連續(xù)作業(yè),且還具有葉溫升高快,殺青均勻等特點。要用好滾筒殺青機,應注意:
① 滾筒的轉速與螺旋角的大小是決定殺青時間長短的因素,這對成品茶的品質影響最大,殺青葉在筒內的時間不少于3分鐘;
② 火力不宜過猛,投葉量不宜太多,在殺青過程中殺青葉在筒內翻炒時筒腔內應以看不見水汽為宜。投葉量也不宜太少,否則易產生煙焦;
③ 茶葉經滾筒殺青后,整個芽葉失水很不平衡,在葉的邊緣失水快而多,葉脈失水慢而少,但殺青葉總的含水量又往往偏高,因而最好在筒的出口接上風源或振動槽,使其透氣攤涼、蒸發(fā)水分,這樣有利于改善條束。滾筒類殺青機使用合理,則殺青葉質量較好,成品茶色澤及茶湯色綠,香氣較好,滋味濃爽。滾筒式殺青機,作為一種傳統應用的機型,殺青質量較好,價格低廉,操作方便,有各種規(guī)格大小的機型可供選用, 各類大宗綠茶和名優(yōu)綠茶加工中被廣泛應用,是目前生產中使用的主體類型,直至目前尚沒有一種殺青機可以替代.
3、蒸汽式殺青機(蒸青機)
蒸汽式殺青機是一種應用常壓100℃蒸汽殺青原理的殺青機,它由網帶、蒸汽發(fā)生器、機架和傳動機械等部件組成。蒸汽殺青是使殺青葉直接與蒸汽接觸,蒸汽對鮮葉穿透力強,因而葉溫升高快,在半分鐘內完成殺青工序,所獲得的綠茶產品芽葉完整,色澤綠翠,湯色綠亮,香氣獨特,不僅完全避免了傳統綠茶制法所造成的煙焦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消除夏秋茶的苦澀。蒸汽殺青的不足之處是其殺青葉的含水量比鍋式及滾筒式殺青的要高些,不利于后續(xù)的揉捻工序。
3. 茶葉加工設備全套殺青機
您好 電磁滾筒殺青機區(qū)別于以往傳統的燒柴、燒煤、燃氣式、電熱式滾筒殺青機,采用先進的電磁技術,能量轉換效率高、無效能量損失較小,無煙氣,無有毒氣體排放,大幅度降低車間空氣溫度,改善車間工作環(huán)境;同時因采用遠紅外測溫技術,對溫度反應敏感、迅速,能有效的設定、監(jiān)測、調節(jié)溫節(jié),滿足不同品種、季節(jié)、鮮度鮮葉的殺青需求,提高殺青品質。
操作時只需通過電控柜進行全程調控,方便簡單。希望能幫到您
4. 小型茶葉殺青機器
殺青是綠茶加工中的關鍵工序。殺青是采取高溫措施,散發(fā)葉內水分,鈍化酶的活性,并使鮮葉中的內含物發(fā)生一定的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綠茶的品質特征。殺青利用高溫措施鈍化酶的活性,阻制酶促反應。所以注意在殺青過程中若鍋溫過低,葉溫升高時間過長,會使茶多酚發(fā)生酶促反應,產生“紅梗紅葉”。相反,如果溫度過高,葉綠素破壞較多,導制葉色泛黃,有的甚至產生焦邊、斑點,降低綠茶品質。
殺青除極個別高級名茶采用手工殺青,絕大數茶葉殺青采用機械殺青,一般選用滾筒殺青機,殺青機筒徑60~80cm,筒長400cm。殺青時,先開啟殺青機,同時點燃爐火,使爐筒受熱均勻,避免筒體受熱不均變形。當筒內有少量火星閃爍時,溫度達至200't3~300't3,即投放鮮葉,從青葉投入至出葉約需4~5min,不同等級及不同季節(jié)的鮮葉的殺青時間不同,一般說掌握“高溫殺青,悶拋結合,少悶多拋,老葉嫩殺,嫩葉老殺”的原則。春茶嫩葉投葉量掌握在150~200kg/h,夏茶老葉投葉量掌握在200~250kg/h。殺青后葉子葉色暗綠,手捏葉質柔軟,略有黏性,梗折不斷,手捏成團,略有彈性,青氣消失,茶香溢出。
5. 目前什么茶葉殺青機最好
一、搖青機
加工清香型鐵觀音,首先在搖青中要盡量保持做青葉的鮮活性,減少機械損傷,降低酶促氧化作用的速度和強度,必須掌握好輕搖、慢搖。目前,閩南烏龍茶搖青機轉速多為28-32轉/1分鐘,對青葉損傷較大,可在搖青機安裝無極變速器,使轉速控制在8~16轉1分鐘。另外,還應在滾筒內壁按直徑大小加設6-9條2寸見方的橫桿,橫桿長度與搖青滾筒長度相同,使青葉在慢速中能翻滾并不下滑,避免操作損傷青葉,保持鮮活性
二、殺青機
根據烏龍茶炒青工藝原理,融合國內外先進炒青技術研制出液化氣“半自動炒青機”,結構先進,造型新穎,是烏龍茶制作理想的炒青機械設備。
保溫隔熱材料采用特殊保溫材料,更好的防止了熱量外逸,從而達到升溫迅速,節(jié)省燃氣的目的。
轉筒采用先進無級調速,出茶快、干凈,調速操作靈活方便,運轉平穩(wěn),適用于各類茶的炒制。
使用不銹鋼氣排,火勢均勻,制優(yōu)率高等優(yōu)點。。
6. 茶葉熱風殺青機價格
炒青是制茶工序的第三步,下面介紹一下制茶的順序和方法。
采摘
采摘是用食指與姆指挾住葉間幼梗的中部,藉兩指的彈力將茶葉摘斷,采摘時間以中午十二時至下午三時前較佳,不同的茶采摘部位也不同,有的采一個頂芽和芽旁的第一片葉子叫一心一葉,有的多采一葉叫一心二葉,也有一心三葉。則另有單人式、雙人式采茶機,可利用機械采茶,既省力且快速。
日光萎凋
采摘下來之茶菁須于日光下攤曬,或利用熱風使茶菁水分適度蒸散,減少細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細胞膜之半透性,而細胞中各化學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發(fā)酵作用的進行,攪拌后攤平于笳藶上。
炒青
茶青萎凋至適當程度即以高溫炒青破壞葉中酵素活性停止發(fā)酵的繼續(xù)進行,并可除去鮮葉中的臭青味,而鮮葉亦因水分的蒸散而便于揉捻。
揉捻
將炒青后之茶葉置入揉捻機內,使其滾動并形成卷曲狀,由于受到揉壓,因此遂有部分汁液被擠出而粘附于表面,如此在沖泡時便可很容易地溶解于茶湯之中。不同的茶其揉捻程度也不一樣。
團揉
團揉是以布巾包裹茶葉使其成為一圓球狀,再以手工或布球揉捻機來回搓壓,并不時將茶葉攤開打散以散熱,團揉過后的茶葉茶身將更為緊結而形成半球形或球形茶。
渥堆
一般茶青制作到揉捻已算告一段落,剩下的只是干燥,但「后發(fā)酵茶」在殺青、揉捻后有一堆放的過程稱為「渥堆」,也就是將揉捻過的茶青堆積存放,由于茶青水分頗高,堆放后會發(fā)熱,且引發(fā)了微生物的生長,就因為熱度與微生物關系,使茶青產生了另一種的發(fā)酵,茶質被「降解」而變得醇和,顏色被氧化而變得深紅,這就是所謂的「普洱茶」。
干燥
干燥是利用干燥機以熱風烘干揉捻后之茶葉,使其含水量低于百分之四,利于貯藏運銷,通常為了能使內外干燥一致,常采用二次干燥法,先使其達到七、八成干燥,然后取出回潮,再進行第二次的干燥。
緊壓
緊壓就是把制成的茶蒸軟后加壓成塊狀,這樣茶就被稱為「緊壓茶」,除便于運輸、貯藏外,蒸、壓、放的過程中也會為茶塑造出另一種老成、粗獷的風味。
蒸
使茶再多熱受潮。
壓
利用茶葉本身的膠質使葉子緊密連結在一起,穩(wěn)定了往后陳放期間受潮、陳化的速度。
放
繼續(xù)緊壓前一些成分的降解與陳化,使茶質變得更醇厚。緊壓茶的陳放年份是決定市價很重要的因素,當然陳放的品質也很重要。
緊壓的形狀有圓餅狀、有方磚形、有碗狀、有球狀、有柱狀...等,緊結程度也所不同,有些緊壓茶只要用手一剝就可以剝開,有些緊壓茶就非得用工具不可。緊結的程度也會影響陳放的效果,緊結程度高者,陳放的效應慢,茶性顯得結實,緊結程度低者,陳放的效應快,茶性顯得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