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茶葉多農藥殘留多嗎
某環(huán)保組織日前發(fā)布報告稱,吳裕泰、張一元、中國茶葉、天福茗茶、日春、八馬、峨眉山竹葉青、御茶園以及海南農墾白沙綠茶等九大品牌的茶葉抽檢顯示至少有3種農藥殘留,其中天福茗茶、吳裕泰、張一元等還檢出滅多威、硫丹等國家禁止在茶樹或茶葉上使用的農藥。此消息被媒體報道后,在消費者中引發(fā)了擔憂。
2. 茶葉有殘留農藥嗎
龍井茶葉上面肯定有農藥殘留的。
為了除去害蟲、除草等目的,茶農肯定要噴灑農藥,如莠去津、吡蟲啉、噠螨靈、腐霉利、樂果、菊酯類、咪鮮胺等。我們實驗室就有檢測茶葉中農藥的項目。但是如眾位所知,“有農藥殘留”和“殘留量超標”的性質完全不同。農田里使用的農藥都會經(jīng)過毒理學試驗、風險評估等方法,對各種農藥規(guī)定一個足夠安全的限量標準。農藥量在限量標準之內的,理論上來講都是足夠安全的。另外,為了打壓中國茶葉出口,國外尤其是歐盟把茶葉的殘留限量規(guī)定得沒有道理的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茶葉的安全性。當然,監(jiān)管出現(xiàn)問題,農藥殘留超標的不合格茶葉流入市場,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3. 什么茶葉農藥殘留少
大公司生產的茶葉農藥殘留最低,農藥殘留不等于對人有害。
舉例來說,對于狗有害的巧克力,對于貓有害的鹽(食用量相對人而言),對于蟲子,尤其是特定農作物的特定害蟲,「劇毒」的概念都是不同的。
其次,這類問題是符合「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這個「歪理」的。茶葉不是每日必需,而且不用直接進到嘴里咀嚼或吞下,故茶葉中農藥殘留量的影響,要小于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不知題主是在哪里看到普遍有殘留的消息,過去一段時間內多次出現(xiàn)所謂「在茶葉中檢出農藥」的新聞,可能是某些媒體和組織的嘩眾取寵行為。
檢出不代表過量,甚至不代表其有主動添加行為。
我認為通過符合規(guī)范的途徑生產的茶葉是沒問題的。但也不得不說,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問題,都不是因為沒有規(guī)則,而是不遵守規(guī)則,對于后者,我們誰都無法作出保證。
不過你所說的茶葉農殘要靠數(shù)據(jù)說話,但是小農戶或者小公司不愿意承擔高昂的檢測費,希望通過茶園管理達到心目中的有機或者低農標準。大公司相應來說為了保證品牌,會對茶葉農殘和茶葉品質這一塊投入更多,相應來說會比較安全。
擴展資料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傳統(tǒng)名茶和歷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國的“十大名茶”在過去也有多種說法:
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君山銀針、黃山毛峰、武夷巖茶、祁門紅茶、都勻毛尖、鐵觀音、六安瓜片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1959年中國“十大名茶”評比會將西湖龍井茶、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1999年《解放日報》將江蘇碧螺春、西湖龍井、安徽毛峰、六安瓜片、恩施玉露、福建鐵觀音、福建銀針、云南普洱茶、福建云茶、江西云霧茶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2001年美聯(lián)社和《紐約日報》將黃山毛峰、洞庭碧螺春、蒙頂甘露、信陽毛尖、西湖龍井、都勻毛尖、廬山云霧、安徽瓜片、安溪鐵觀音、蘇州茉莉花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2002年《香港文匯報》將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安徽毛峰、湖南君山銀針、信陽毛尖、安徽祁門紅、安徽瓜片、都勻毛尖、武夷巖茶、福建鐵觀音列為中國十大名茶。
資料來源:
4. 哪種茶農藥殘留最少
我剛才才看到有優(yōu)惠券
只有100塊,除了買散茶還可以買大品牌的基礎茶,大品牌農殘的控制肯定更值得信賴,這里第一個推綠茶,9.9元/100g的謝裕大黃山毛峰和17塊的六安瓜片。辦公室飲茶,就圖個比白水好喝,且比散茶放心!
第二個推薦紅茶,貴天下的遵義紅15.8/50g一級,茶葉質量很好,滋味醇厚,普通待客自飲都很不錯,價格便宜。貴天下是國企,質量可靠,貴州茶普遍質量不錯就是沒什么名氣!
第三個推薦烏龍茶,王家鐵觀音(八馬茶業(yè))賽珍珠1000,特級鐵觀音,大品牌的招牌,質量口味毋庸置疑,100元內用來待客極佳,在待客前先學習鐵觀音知識,在飲茶時可以引申很多故事閑聊,八馬牌子也夠響,不錯
第四個推薦大益7572 150g裝,這個熟茶市場價在70以內,是普洱的標桿,100元內喝到這個也非常不錯,喝著嘗嘗普洱的味道。100塊可以組合購買盡可能多的茶葉嘗嘗,推薦的都是大品牌可以購買的,質量保證,價格實惠。喜歡請各位點個贊,謝謝
5. 茶葉上的農藥殘留時間長了能減少嗎
其實,茶葉殘留了農藥,無論怎么都去除不徹底的。最好就是喝不含農藥殘留的茶葉,如果你想要買安全不打農藥的茶葉,可以到待客九品上預訂,茶樹下放養(yǎng)跑山雞,蟲害較少,嚴格控制質量。
還有,很多人覺得泡茶時洗茶是可以去除農藥殘留的。其實,其中偶有夾雜物如茶灰、塵埃,經(jīng)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但是農藥殘留是去除不了的。
最后說一下這個洗茶的起源,“洗茶”一詞始用于北宋,原屬于茶葉采制過程用語,后延伸至飲用過程中。而鮮葉從茶樹上采摘下來以后經(jīng)過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篩揀等。
6. 茶葉的農藥殘余高嗎
茶葉中有大量農藥殘留有點夸張了。從之前的數(shù)據(jù)來看,可能會有些殘留,但談不上大量,也談不上超標。
茶葉中的農殘有明確的限量,按道理只要有正規(guī)廠家來生產的茶葉,質量都是有保證的。
再者,我們現(xiàn)在也有“洗茶”的習慣,會有比較好的效果。安心喝茶,平時也可以關系當?shù)厥乘幉块T對市場抽檢結果的公告。
對茉莉花茶國家質量監(jiān)督抽查結果,農藥殘留量超過國家標準規(guī)定限值的占4 2 9%。我國產茶區(qū)域遼闊,品種繁多,多數(shù)茶園地處高山,水土純凈,污染小。但處于丘 陵地區(qū)的茶園,夏秋茶季病蟲害多,茶農忽視農藥正確使用,致使茶葉中農藥殘留超標。
鑒別茶有感官和理化鑒定兩個方法。感官鑒定,也叫審評,第一形狀,屬外觀鑒定。感官鑒定又可分為四項:一是條索,條的種類不同,條索的要求與呈現(xiàn)各異,如松緊、曲直、粗細、扁圓、整碎、輕重等。要與該品種正常情況相符。二是色澤,是枯燥還是光潤,還應與該品種要求相符,如紅茶是紅褐色,綠茶是嶄新綠色,花茶為褐綠色。三是凈度,應潔凈無梗,塊、片、末不超過限度,不能含有非茶類夾雜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種茶葉以芽尖白毫多者 為佳,條索雖稍粗壯,但嫩潤半透明。
鑒別茶的內質,可分香氣、滋味、湯色、葉底。一是香氣,鼻嗅新鮮,濃厚純正為好,淡薄 不純?yōu)榇?,悶焦粗澀者更次,有異味者為劣。各種花茶均應有自己獨特的正常香氣,如茉莉花茶應具茉莉香氣,玉蘭、珠蘭花茶應具玉蘭、珠蘭香氣。二是滋味,用舌部味蕾感覺,甘 醇濃郁,鮮嫩純正為優(yōu),澀、苦、粗、酵、淡為次,霉、辣、生草味為劣。三是湯色,在茶湯熱時,觀察明暗深淺。一般明淺為佳,暗深者次,但紅茶湯色比綠茶深,緊壓茶湯色要暗 。四是葉底,品嘗沏過的濕茶葉,用手按,柔軟有彈性屬于細嫩,板硬無彈性為粗老。上述鑒別方法主要是區(qū)分優(yōu)、次、劣。一切事物都是由量變到質變,偽劣茶葉也就往往是在這種 感官鑒別中發(fā)現(xiàn)。
7. 什么茶葉農藥殘留最多
下列幾類農藥均不能在茶樹上使用:
一是劇毒、高毒農藥,或急性毒性不高但有一定慢性毒性的農藥;
二是性質很穩(wěn)定,殘留期過長的農藥;
三是有強烈異味,施用后對茶葉品質會產生不良影響的農藥;
四是對茶樹有嚴重藥害的農藥;
五是茶葉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非常嚴格,以致在茶葉生產中采用通常的間隔期后,殘留水平仍超過限量標準的農藥。
目前茶園禁止使用的農藥品種主要有:滴滴涕、六六六、對硫磷(1605)、甲基對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樂果、五氯酚鈉、殺蟲脒、呋喃丹、三氯殺螨醇、水胺硫磷、氰戊菊酯、來福靈及其混劑等。
8. 茶葉農藥殘留大嗎
主要是: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殺螨醇、氯氰菊酯等
大部分農藥不溶于水
我國人均飲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農藥不溶于水,即使茶葉中有少量的農藥殘留,泡出的茶湯中農藥含量極低,通過飲茶攝入的農藥也在安全范圍內,不會對人產生健康風險。
9. 農藥殘留最少的茶葉
野生的茶葉農藥少,例如巖茶,完全靠自然界生長,只要不是人工大面積種植的茶葉農藥都很少。